1.建設背景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是城市的最基本組成單位,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根據住建部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共有老舊小區近16萬個,涉及居民上億人,超過4200萬戶,建筑面積約為40億平方米。老舊小區多分布在城區中心位置,受歷史條件和成本限制,拆遷的難度大,進行改造成為提升居住品質的最優選擇。
2019年3月,《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城鎮老舊小區量大面廣,要大力進行改造提升,更新水電路氣等配套設施,支持加裝電梯,健全便民市場、便利店、步行街、停車場、無障礙通道等生活服務設施。
2.社區治理需求
系統需要可全天候對社區內各類場景進行智能監管,實現對高空拋物、垃圾分類、非機動車進電梯/樓道、垃圾堆放、店外經營、違規游街攤販、機動車違停、非機動車違停、沿街晾曬、人群異常聚集等常見違規/違章行為的自動檢測發現,當出現違規事件時可第一時間通知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處理,提升社區場景化監管效能。
3.建設目標
智慧社區是通過綜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整合區域人、地、物、情、事、組織和房屋等信息,統籌公共管理、公共服務等資源,依托適度領先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社區治理和社區管理現代化,促進公共服務和便民利民服務智能化的一種社區管理和服務的創新模式,也是實現新型城鎮化發展目標和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目標的重要舉措之一。
4總體架構
智慧社區綜合管理系統通過多級架構的模式為不同的用戶提供多樣化應用,整合門禁管理子系統、視頻監控子系統、消防子系統、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系統、非機動車充電樁系統、智能廣播系統等12個前端子系統,通過智慧社區云平臺/社區聯網平臺進行統一管理,在互聯網/運營商側形成消防監管基礎能力,提供設備接入能力、基礎管理能力及數據接入匯聚轉發能力,在電子政務外網側借助基層治理智慧管理平臺形成社區治理類、平安建設類、社區服務類三大應用模塊。